鄂府發〔2022〕9號
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市直各有關部門:
《鄂爾多斯市貫徹落實烏海及周邊地區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十四五”規劃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2022年第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
2022年2月17日
鄂爾多斯市貫徹落實烏海及周邊地區
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
“十四五”規劃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關于著力抓好烏海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強區域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加快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根據《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烏海市人民政府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阿拉善盟行政公署關于印發<烏海及周邊地區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內自然資發〔2021〕124號,下稱《規劃》)以及《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關于商請落實<烏海及周邊地區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十四五”規劃>2021-2022年度重點工作任務的函》(內自然資函〔2021〕705號)等文件要求,結合棋盤井蒙西地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綠色礦山建設現狀,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以及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關于著力抓好烏海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堅定北方生態安全屏障戰略定位,堅持走礦業領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以礦業權退出與整合為契機,通過開展集中連片治理,提升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水平,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確保高標準完成《規劃》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切實改善棋盤井蒙西地區生態環境質量。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區分主體,落實責任。新建、生產和閉坑礦山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由礦山企業負責治理;棋盤井蒙西地區歷史遺留及廢棄無主礦山由鄂托克旗人民政府負責治理。
2.堅持因地制宜,分區治理。根據區域自然環境條件,以消除地質災害隱患、恢復地形地貌景觀為主要目標,采取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的方式恢復植被,實現與周邊環境相協調。生產礦山集中、采坑排土場密集、生產布局混亂的區域采用集中連片的方式開展礦區環境綜合整治;其它零散分布礦山要堅持“邊生產、邊治理,應治盡治”。
3.堅持整合創新,穩步推進。以礦業權退出與整合為契機,擴大生產規模,提升企業實力,樹立綠色礦業發展理念,創建區域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基金,依靠科技創新,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推動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注重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穩步推進礦業綠色發展。
(三)主要目標。
到2022年底,完成礦山地質環境集中連片治理區綜合治理方案的修編,全面實施集中連片治理工程,取得初步成效。編制完成歷史遺留廢棄無主礦山治理項目實施方案和工程設計并組織實施。完成礦山地質環境空天地一體化監測工程,全面掌握區域礦山地質環境總體變化情況。督促礦山企業編制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方案,區域內所有礦山企業完成各自綠色礦山建設總任務的80%以上,新建成自治區級以上綠色礦山不少于12家,全面組織開展綠色礦山年度自查自糾工作,對綠色礦山實施動態監管,對存在問題且逾期未完成整改的綠色礦山,移出綠色礦山名錄庫。
到2023年底,區域所有礦山基本完成綠色礦山建設任務,新建成國家級綠色礦山不少于1家、自治區級綠色礦山不少于6家。集中連片治理面積占應治理面積的40%。
到2024年底,區域所有礦山全面完成綠色礦山建設任務,新建成國家級綠色礦山不少于1家,全部申報評估驗收。驗收不達標的,對照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加快改造升級,確保2025年底前區域所有礦山全部通過驗收。集中連片治理面積占應治理面積的70%。
到2025年底,區域所有礦山達到國家或自治區綠色礦山建設標準,不符合綠色礦山標準的礦山企業依法逐步退出市場。集中連片治理成效顯著,集中連片治理面積占應治理面積的100%,達到應治盡治,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取得顯著成效。
二、重點任務
(一)堅決貫徹落實《規劃》。根據工作實際需要,配套制定《鄂托克旗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十四五”規劃》,認真分析棋盤井蒙西地區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重點、難點和堵點,明確治理目標、治理要求、治理方式和治理標準,列出治理任務清單,明確實施進度安排,全面落實礦山環境治理責任。規劃要符合客觀實際,因地制宜,穩步推進,做到目標科學合理、項目切實可行、資金來源保障、成效不打折扣。
責任單位:鄂托克旗人民政府;
監管單位:市自然資源局。
(二)加強礦山地質環境監測與監管。開展礦山地質環境空天地一體化監測工程,在專業技術支撐單位的支持下,充分利用衛星遙感等先進技術開展重點礦山、集中連片治理區和歷史遺留及廢棄無主礦山的動態監測,全面掌握區域礦山地質環境總體變化情況。組織開展所有生產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核查,重點核查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治理恢復基金計提、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情況等,逐個礦山列出問題清單,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問題臺賬明確整改措施、完成時限,立行立改。
責任單位:鄂托克旗人民政府;
監管單位:市自然資源局。
(三)加強生產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生產礦山要嚴格執行《土地復墾條例》(國務院令第592號)、《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國土資源部令第44號,2019年修訂)、《土地復墾條例實施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56號,2019年修訂)、《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環境保護條例》(2021年修訂)、《鄂爾多斯市綠色礦山建設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相關規定,做到“邊生產、邊治理、邊復墾”。
1.規范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計提使用管理。堅持基金計提與使用監管并重,督促礦山企業足額計提基金并規范使用基金。
2.加強生產礦山環境治理。礦山企業要嚴格按照礦山初步設計、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水土保持方案、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等要求,分階段、按計劃完成各階段治理工作??刹赡晗拊谖迥陜鹊牡V山,按規定實行閉坑程序,在閉坑前,要按要求對礦區內破壞單元進行相應治理,督促采礦權人或者治理責任主體盡快編制閉坑治理方案并在規定時限內完成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義務;開采年限在五年外的礦山,按照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和年度治理計劃要求治理并申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階段驗收,要加快監測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監測系統,并及時將監測結果報送相關監管部門,切實提高礦山環境治理成效。
責任單位:鄂托克旗人民政府;
監管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能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利局。
(四)實施生產礦山集中連片治理工程。生產礦山問題集中的區域開展集中連片治理工程,統籌外排土場排棄區域和采坑內排時序,形成連片的規?;磐翀?,統一治理模式和標準,降低礦業活動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為后續礦區轉型發展提供條件?!笆奈濉逼陂g實施棋盤井煤礦區、千里溝煤礦區、黑龍貴煤礦區、黑龍貴石灰巖礦區共計4個集中連片治理工程,組織編制礦山地質環境集中連片綜合治理方案,制定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統籌使用管理辦法,明確基金的統籌使用方式及監管方式,統籌使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開展治理。
煤礦區集中連片治理工程要充分考慮煤田(煤礦)火區采空區治理項目,渣矸分類集中處置,及時開展排土場矸石自燃防治,借助礦業權整合,打通相鄰采坑,統籌采坑內排時序,科學合理設置連片外排土場,集中有序排放,最大限度減少露天采坑和高陡排土場留存數量,減少裸露土地面積,統一排土場臺階高度、寬度、邊坡角度、覆土厚度及恢復植被措施等,形成規?;磐羺^域,兼顧區域生態修復需要,同時考慮為矸石、煤泥、工業固體廢棄物等處置預留場地。涉及井工開采的要及時防治地面塌陷、地裂縫災害隱患,鼓勵利用矸石進行充填開采,盡量減少對地表的擾動。
石灰巖礦區集中連片治理工程要充分考慮料堆的合理設置、廢渣的集中排放和最終采場邊坡形態,同一山體要自上而下分臺階開采或者分層開采,相鄰礦山要統一開采和排棄臺階高度、邊坡角度,統一治理模式和標準。
責任單位:鄂托克旗人民政府;
監管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能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林業和草原局、市應急管理局。
(五)加快歷史遺留及廢棄無主礦山治理工程?!?/span>十四五”期間規劃開展鄂托克旗黑龍貴礦區廢棄排土場整形工程生態修復項目,積極向上爭取國家和自治區級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增加地方政府資金引導性投入,多渠道統籌治理資金,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治理工程投資、設計、修復、管護等全過程,旗人民政府要切實承擔起治理的主體責任,按照《規劃》時限要求,扎實有序推進治理任務。
責任單位:鄂托克旗人民政府;
監管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財政局。
(六)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嚴格按照我市出臺的《鄂爾多斯市綠色礦山建設管理條例》《鄂爾多斯市綠色礦山建設規劃》《鄂爾多斯市綠色礦山建設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以典型引領、示范帶動、整體推進的方式穩步推進各項工作,推動全市綠色礦山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嚴格綠色礦山準入標準和建設程序,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礦山規劃、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全過程,實現礦業轉型發展。將綠色礦山建設工作完成情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加大考核力度,以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為抓手,全力完成礦山環境治理任務,促進礦山環境治理各項目標全面落實。實行綠色礦山名錄管理制度,新建礦山要全部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生產礦山要按照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加快改造升級,限期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堅持因地制宜、“一礦一策”建立綠色礦山建設整改方案,對照《綠色礦山建設評價指標》升級改造。到2025年,全部生產礦山達到國家或自治區綠色礦山建設標準,不符合綠色礦山建設標準的礦山企業依法逐步退出市場。
責任單位:鄂托克旗人民政府;
監管單位:鄂爾多斯市綠色礦山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七)加快實施煤礦滅火工程和采空區治理工程。煤礦滅火工程和采空區治理工程由原立項審批、監管部門負責監管。旗人民政府要完成煤礦滅火工程和采空區治理工程形成的露天剝離坑和排土場詳細調查,明確治理目標,編制治理方案,全面完成露天剝離坑和排土場治理任務。
責任單位:鄂托克旗人民政府;
監管單位:市能源局、市林業和草原局、市水利局、市自然資源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人民政府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礦山環境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各項工作,推動任務落到實處。礦山環境治理工作屬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在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和市自然資源局分別設立辦公室,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鄂托克旗人民政府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決扛起屬地責任,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
(二)落實治理責任。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對棋盤井蒙西地區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山環境治理工作負總責。對無責任主體的礦山環境治理,堅持屬地管理,壓實治理責任,認真組織開展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要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督促生產礦山企業切實承擔起礦山環境治理的主體責任,按照治理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治理方案和集中連片治理方案,扎實做好礦山環境治理工作。市直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加強監管,督促指導鄂托克旗人民政府開展工作。
(三)保障資金投入。鄂托克旗人民政府要加大歷史遺留及廢棄無主礦山治理經費投入,統籌利用好轉移支付和本級資金,爭取中央、自治區現有專項資金支持,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引進社會資金進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生產礦山集中連片治理工程經費采取統籌使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的方式籌措。
(四)強化監督考核。各責任單位要建立細化工作臺賬,牽頭市直部門及時跟進工作進度。市人民政府組織市直有關部門適時開展督查指導,實行月報告、季通報制度。按照市委政府年度工作考核有關要求對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對治理失職失責的,將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問責。強化公眾參與,暢通舉報渠道,鼓勵公眾對礦山環境治理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監督。
(五)加強宣傳引導。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市直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加大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宣傳力度,積極培育生態文化,大力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不斷提高全社會特別是礦山企業對綠色礦山建設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讓全社會了解綠色礦山、參與監督綠色礦山。
附件:鄂爾多斯市棋盤井蒙西地區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山地質環
境治理工作領導小組
附件
鄂爾多斯市棋盤井蒙西地區綠色礦山建設和
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杜匯良 市長
副組長:蘇翠芳 市委常委、副市長
孔繁飛 副市長
成 員:張眾志 市人民政府秘書長、辦公室主任
尹占義 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王國泉 鄂托克旗旗長
馬二喜 市自然資源局局長
黃伯韡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楊曉龍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
鄔建勛 市財政局局長
蘇雅拉圖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
霍勵平 市能源局局長
韓玉飛 市林業和草原局局長
雷·斯仁 市水利局局長
周桂榮 市農牧局局長
武占寬 市應急管理局局長
韓玉光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
王學志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李慶年 市稅務局局長
金 山 市信訪局局長
張學凱 市公安局副局長
王挨亮 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
領導小組在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和市自然資源局設立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鄂托克旗旗長王國泉和市自然資源局局長馬二喜分別兼任。今后,除市領導外,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工作如有變動,由接替其行政職務的負責人自行接替相應工作,不另文通知。
相關鏈接:關于《鄂爾多斯市貫徹落實烏海及周邊地區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十四五”規劃實施方案的通知》的政策解讀
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鄂爾多斯市貫徹落實烏海及周邊地區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十四五”規劃實施方案的通知.doc
主辦: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辦:鄂爾多斯市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局
網站標識碼: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號-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477-8581170(工作時間)
建議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議使用IE9以上瀏覽器
郵箱:ordosxx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