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第一次黨代會、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科技興蒙”行動,大力推動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鄂爾多斯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一、《規劃》編制依據
本規劃根據《鄂爾多斯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的總體部署與戰略要求進行編制。
二、《規劃》起草過程
市科技局啟動《規劃》編制工作以來,成立了《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工作方案。圍繞“十四五”時期全市科技發展的總體要求、戰略定位、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委托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規劃所負責《規劃》的具體編制工作?!兑巹潯肪幹浦?,邀請自治區科技廳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中心、我市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相關領域專家、有關重點企業及旗區科技部門負責人,多次討論征集意見,同時向市直有關部門征求意見進行修改完善。期間,杜匯良代市長、劉曉峰副市長多次專題聽取研究《規劃》編制工作,直接指導編制工作有力有序開展。11月5日,杜市長主持召開座談會,當面聽取我市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意見建議。綜合各方面意見,編制完成《規劃》。
三、《規劃》主要內容
《規劃》共分十章(包括18個專欄和一個附件):
(一)確立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戰略目標。分析面臨的形勢任務,總結了“十三五”以來我市科技創新取得的成效。明確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社會研發(R&D)經費投入年均增長25%以上,占GDP比重超過2%。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27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300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5件。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33.3%,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0億元。培育建設自治區高新技術園區3個。建成自治區級以上技術創新中心、企業重點實驗室7家,總數達到10家,新增10家科技公共服務平臺,總數達到12家。新增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自治區級科技企業孵化器8家,總數分別達到5家和10家。
(二)明確科技創新發展八項重點任務。
一是以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統領,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包括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6大方面26項創建指標、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重點任務、全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等“四區”創新載體建設,打造地區創新發展新高地三個部分。
二是聚焦“雙鏈”融合,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包括發展新能源關鍵技術、發展壯大高新技術及其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三個部分。
三是突出科技惠民,支撐引領鄉村振興。包括提升發展現代農業技術、加強發展現代生態畜牧業技術、實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三個部分。
四是強化綠色科技創新,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包括推進生態領域科技創新,保障生態安全;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礦區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扶持發展節能環保技術體系四個部分。
五是發展民生科技,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包括保障人民健康、支持民生改善兩個部分。
六是加快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構筑創新發展新路徑。包括企業創新能力提升行動、科技平臺載體建設行動、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科技創新人才引育行動、實施科技重大項目五個部分。
七是加強科技合作,推動創新聯動發展。包括支持“呼包鄂榆”協同發展、強化與國內發達地區科技合作、加強對外科技開放合作三個部分。
八是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健全科技創新治理體系。包括深化科技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科技創新評價制度、優化創新環境三個部分。
(三)強化規劃的組織實施。落實黨政“一把手”抓科技創新的主體責任,將《規劃》的組織實施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干部科技進步責任考核,市委、市政府和市創新領導小組定期聽取《規劃》執行情況匯報;加大科技投入,建立財政科技投入剛性增長機制;健全規劃的監測評估和考核,健全第三方評估機制,開展規劃實施年度監測、中期評估和終期總結。
主辦: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辦:鄂爾多斯市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局
網站標識碼: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號-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477-8581170(工作時間)
建議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議使用IE9以上瀏覽器
郵箱:ordosxxbs@163.com